一、走進讀書會
讀書使人幸福
二、十月讀書會分享內容
瓦特在1776年制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,以珍妮紡紗機等發明書寫了歷史拐點,形成了經濟現狀中根本性轉變,改變了人類知多做少的狀態。我們更加重視頭腦,而非肌肉。在這一過程中,人類變得更加富裕、健康和長壽,得以更好地繁衍生息。從手工勞動到機器生產的飛躍將人類解放出來,從事其他活動。社會中生產食品、衣物和住房等純粹必需品的人數越來越少,因此就有更多的人可以從事對文化發展至關重要的非必需品的生產,比如創意、發明、學習、政治、藝術以及創造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第一次工業革命。
19世紀60年代開始,工廠興起,隨之而來的是另一波技術浪潮,包括蒸汽動力船舶和鐵路的發展,為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做出了重大貢獻。隨著化學工業的興起,酸性轉爐煉鋼法、石油精煉、內燃機和電氣化紛紛出現,最終催生了流水線,工業化大生產。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。
有人認為信息時代是第三次工業革命。計算機和通信技術也是“力量放大器”,對服務業產生的作用與當年自動化對制造業的貢獻相同。信息技術放大的不是人類的體力,而是腦力;同樣可以推動現有行業的生產力發展,并產生新的成果。憑借此類技術,我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已有的工作,節省出時間從事新的工作。
制造業的大發展和成熟后,遵循著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區域轉移,中國也就在這種時代背景下,快速崛起,不過像航空業、汽車制造這類人工成本占比低,且物流費用高的產業,美國依然強大。另外,隨著工廠自動化能力增強,產品中的勞動力因素持續下降。因此將制造業工作移向海外的傳統勞動力套利因素作用降低。
硬件、軟件的開源以及如CAD數字化,依照網絡時代,完全可以輕資產運營,需要什么產品只要提供圖紙,就能全球范圍找到相關的敏捷供應鏈,甚至還可以小批量3D打印產品。這也是創客興起的土壤,互聯網經濟中的公司大部分共有數百名雇員,比如Twitter和Tumblr,創客模式一起成長的制造業企業的情形亦是如此。以生產Jawbone除噪無線耳機的Aliph公司為例,該公司由兩名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創立,只負責設計,外包生產,能夠合力打敗索尼。
創客運動改變世界,制造在哪里結束?銷售又從哪里開始?在新的創客市場中,二者通常是一回事。眾投這種當前火熱的模式,也是創客們的最愛。眾投的目的非常簡單:集合希望獲得某項產品的眾人之力,幫助實現產品的誕生。大家將產品面世后才進行的支付提前到產品生產之前,支付款項不會高于(而且通常低于)產品定價。通過提前支付和推遲收貨,眾人協力解決了小型企業創新面臨的最大難題:早期資金。
云工廠,一旦制造業上線,一切都會改變。馬云將這一模式稱為“C2B”—客戶對企業。這是一條貿易的新康莊大道,完全適合DIY運動的微創業者。馬云說:“如果我們能夠鼓勵企業接受更多跨界小訂單,就能獲得更高利潤,因為這些小訂單都是獨特的非商品產品。”
故事梗概:
讀后感:
這是一篇討論“死亡”的作品,對死亡從恐懼到平靜的心理歷程,也確實展現出海明威賴以成名的“壓力下的風度”。
以上便是今日分享的部分內容
有沒有你們種草的書呢?
2020-01-03 16:13
新聞動態
艾姆詩科技
92次